Vol.900《等待是没有回音的张望》
与其说《离别曲》这本书在讲离别或者等待,倒不如说它最为本质的讲述是青春年少时候的爱恋吧。爱,还是人生最荒凉的期待与渴求,故事中的所有人都在这场渴求中,寻找着自己的出路。因为年轻,他们都没能超越自身的种种限制,才会最终爱到曲终人散……
陌声人,一个人的精神良药。微信公众号:imoimo,能给你的小惊喜与耳边的温暖。陌声人Podcast播客订阅!
精神良药 陌声人 播客
与其说《离别曲》这本书在讲离别或者等待,倒不如说它最为本质的讲述是青春年少时候的爱恋吧。爱,还是人生最荒凉的期待与渴求,故事中的所有人都在这场渴求中,寻找着自己的出路。因为年轻,他们都没能超越自身的种种限制,才会最终爱到曲终人散……
都说十七岁爱上的那个人会是一生中的挚爱,这么俗的话,我却相信了。我是个藏不住秘密的人,可有个人,被当成秘密在我心里住了好多年。亲爱的L先生,你曾说会做我最忠实的读者,所以我决定把我们的故事连同一些可能你一辈子都不会知道的事写成小故事,当作最后的礼物送给你。
你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奋斗,那些明码标价的东西以后都有机会得到。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东西并不是你努力争取就能得到,比如,等不及的爱。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没有昨天也没有明天,只有今天。比起未来的熠熠光辉,还是要学会珍惜眼前人,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来得及听你说我爱你。
她走在美的光影里,好像无云的夜空,繁星闪烁;明与暗的最美的形象,凝聚于她的容颜和眼波,融成一片淡雅的清光——浓艳的白天得不到的恩泽。
我们每日走在大街之上,都会遇见那么多比肩而过的陌生面孔,我以前常常想,在那么多的平淡无奇里,谁也不知道他们背后曾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在路过解冰的故事、目睹过解冰那一晚的软弱之后,我开始明白,原来,每个人都是一本曾被命运粗略对待的书,即使被无情揉捻撕裂,也终会努力舒展封面,假装成完好的样子。我们受伤、平复,最后还都感激时间,是它容我们一点点捡拾自己,宛如无缺。
她说:“播种、浇水、收获……这些简单的活动让人心生对大自然的感激并体会生而为人的乐趣。走进森林、踏上沙滩或来到河岸的那一瞬间,我都情不自禁地感叹,生活在这样的地球上真是一个奇迹!我歌颂这些美好的瞬间,对我而言,庭院是美丽自然的缩影。” 她说:“生命只有一次,一定要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 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 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 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 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智利诗人聂鲁达创作的一首情诗。其中多数内容直接表达了诗人喜爱恋人的沉默与安静,但最后却显露出诗人想打破这种沉静的愿望:哪怕是一个字,一个眼神,让我知道你不是真的死了,或者说,让我知道你爱我,这样我就会幸福。
人的情感首先应当赋予自己。唯有自身的情感丰富厚实了,方可分享与他人。常在白日开怀大笑吗?那种无端的大笑。偶在静夜里心里难过吗?那种无端的难过。或者有一点儿“端”,但那大笑或难过的程度,都忽然达于那“端”外。是一种活法。把快乐渡给别人,算一种洒脱。把难过宣示别人,则近乎冒险。
《感谢》这首诗是汪国真在暨南大学百年校庆时(2006年)写给母校的,饱含着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恩之情。他这样写道:“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有人说,年少时候的爱恋,不论对错,总是那般炽热,像是竭尽全力要燃烧到化为灰烬为止。那么,此刻已经长大的你,是否还记得年少时的疯狂事,那不值一提的叫做爱情的小事。
在流传下来的不多几张照片中,这位姑娘一律绷着脸,留着清汤挂面式的发型,脸上一丝儿笑容也没有,气质清冽,寒星似的一双眼睛,似要看进人的心里去。她出生于腊月,天寒地冻的季节,身上像是也沾染了冬天寒冷的气息。
一切纯洁的、辉煌的、美丽的,强烈地震撼着我们年轻的心灵,推动着我们做无言的祷告,让我们梦想着爱与真理;在失去后感到珍惜的,使灵魂深切地呼喊着,为了更美好的梦想而奋斗着——这些美好不会消逝。
过期的梦想,已经没有了意义。过期,意味着不再被渴求,不再被需要。生命里会过期的东西实在太多,诺言会过期,眼泪会过期,爱会过期,等待一个人的心也会过期。谁都曾经梦而不得,谁都曾经无可挽留,那么就允许生命里存放一些被搁浅的美好吧。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