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792《总有一个人在未来等你》

我们经历过的日子里,经历过的岁月里,可能我们遇见了很多很多人,谈了几次恋爱,受了几次伤害。我们总是在抱怨找不到那个合适的人,其实不是找不到,只是他还没有出现,你永远要相信,总有一个人在未来等你,等你变成最好的模样。

Vol.791《记忆的老猫》

回过头去看呆在上海这不长不短的时间里,所有的人和事全都记不太清楚,唯独总漫步在窄巷街角的老猫却总是令我怀念。有的时候,我们因为一个人恋上一座城,也容易因为这个人而恨透了这座城,这世上风情易解,人心易变,最终只有“它们”还会鲜活地存在于你的记忆里,永不退色。

Vol.789《目送 2014致龙应台》

网络上这样评价她的文章:“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彷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喜悦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

Vol.786《与磨难说再见》

阴影和光明一样,都是我们的生命。越逃避,阴影越重;越勇敢,阴影越轻。如果逃避,我们就损失了一部分自我和力量。如果面对并整合阴影,阴影就会变成我们的人生财富。

Vol.784《致前任》

她或许是你难过时候想起的第一个人,是钱包内侧藏起来的那张照片,是网络上每天关注的那个账号,是寒夜醉酒时胡乱拨出去的号码,是很久不曾哭泣时猛然而来的一场泪水……前任,总是时不时撩拨你的心,像是被某种魔咒操控的木偶。

Vol.783《你无需跟随 已是驷马难追》

水深一千米,就是深海。识不识水性的人,结局都只有逃生,这是一种本能。半年后。我们在广州意外会面。餐厅里吃饭时,彼此相顾无言。本不应该再见。

Vol.782《青春无悔 那都只是气话》

也许每个人的青春爱恋并没有什么关联,每天每夜,有人如郑微一样,不爱了就勇敢抽身;有人如阮阮一样,为爱死于车祸;有人像黎维娟一样改名换姓觉得爱并不重要;也有人像施洁一样失去爱就变得疯狂……有没有一种爱恋,回念起来,都觉得不后悔,不遗憾。但那该是多么的无趣啊。

Vol.781《莲花开落 2014致林清玄》

本期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林清玄的第一步散文作品,《莲花开落》,20岁时的林清玄文笔中透露出对人世的洞悉和无常的观想,虽然这部散文集笔触平淡,却散发出触动人心的魅力。

Vol.780《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

一生的等待与爱情,不过一首简单的情歌。弹奏着《渔光曲》的陆焉识没有唤起冯婉喻的记忆,但每当《陪着你到天边》的旋律响起,我的心中便泛起一丝涟漪。

Vol.779《他其实没那么爱你》

很多时候,我们对一段感情刻骨铭心,难以忘怀,只是因为那段感情代表了你在某个阶段的记忆和难以复制性。张爱玲曾经说过:“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

Vol.778《今年桂花不飘香 刘若英》

从有记忆以来,家里的院子里就有一棵桂花树,每年秋天一到,整个院子就会飘起阵阵淡香味。 最记得小时候的一个画面就是公公老爱站在树下拎着一杯水在那儿漱口,然后口里念念有词地不知道说些什么,我老以为那棵树会跟他聊天。

Vol.775《未被实现的愿望的诅咒》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这句话反映了一点:没有实现的愿望,具有多么可怕的力量。这种力量,宛如魔咒,罩在我们的头上,令我们迷恋水中花镜中月,而对唾手可得的幸福和快乐视而不见。请静下来,试着思考一下,你现在有多少强烈的愿望,是源自对没有实现的愿望的渴望。

Vol.774《请你给我好一点的情敌》

在一场爱情里,真正的情敌究竟是谁?对于女人而言,在一场男方出轨的爱情里,真正的情敌并非情人,而是男人本身。因此,女人与其要求男人给自己好一点的情敌,倒不如自己学会擦亮眼睛,在爱情的世界里选对爱人;纵使是不幸发现自己爱错了人,女人也要学会善待自己。

Vol.773《爱他的时候像条狗》

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你爱他的时候,就像一条狗,巴不得摇着尾巴等着他们给丢个球?那个时候,你经常坐着地铁穿越大半个城市,只是为了去看他一眼;你揣着热乎乎的包子带给他,怕他睡懒觉起来没来得及吃早饭……

Vol.771《唯足球与爱情不可辜负》

她就像足球一样,在我的生命不可或缺。但是,渐渐的,我习惯了这种守护,习惯了这种理所应当,就像我习惯了大比分习惯了顺势,就像说好的一起走下去,说好的和兄弟们一起夺冠一样,誓言都苍白了,淡忘了。也就辜负了。

Vol.770《永别的艺术 2014致毕淑敏》

说毕淑敏素面朝天,是因为她不仅写了《素面朝天》,而且她主张“素面朝天”。她认为大自然中每一棵树木、每一棵花草,都用本色地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它们会衰老和凋零,但衰老和凋零是一种真实。人类的这张脸,是与生俱来的证件。

Vol.769《四月裂帛 2014致简桢》

“三月的天书都印错,竟无人知晓。”这是《四月裂帛》的开头。很多人看《四月裂帛》都需要好几遍才能理清头绪,前三部分步步为营,第三部分甚至到达其呕心沥血的状态,乃至于第四部分异常隐晦,甚至于及时多次阅读,还是难以理解第四部分的寓意。

Vol.768《南陌复东阡 2014致王安忆》

王安忆,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八十年代即已成名,其短篇小说《小鲍庄》被视为寻根派代表作。其母茹志娟亦是作家,可谓家学渊源,但我更喜欢后者的作品。王安忆的许多作品以上海为背景,如近期比较有影响的长篇小说《长恨歌》。她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一段旧事娓娓道来。

Vol.767《告别孩子的黄金时代》

丰子恺写给女儿阿宝的这篇短文中,饱含着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关爱、担心与期盼。身为子女,我们的成长或许和阿宝一样,总是被父母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一份回忆都夹杂着复杂的情感,他们看着你从单纯到复杂,从幼小到强大,从任性到懂事,但却永远无法安心目送你踏上那个兵荒马乱的成人世界。

Vol.766《这就是人生啊》

在享受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和梦里花落知多少,一响贪欢后,依旧单身或待嫁的你们也露出了发自内心的轻松和享受。然后,你会暗自感概一句,这就是人生啊。